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被引:15
作者
林社卿
邱荣华
李永林
赵德力
机构
[1] 河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焉耆盆地; 侏罗系; 油气成藏期次;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自生伊利石测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着重用油藏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藏的成藏时间和期次 .油源对比表明八道湾组是主力烃源岩层 ,三叠系烃源岩对八道湾组原油有一定贡献 ;油气经短距离的侧向运移后 ,沿断层通道向上进入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 .盆地经历了 2次生烃 ,侏罗纪末期为主要生烃期 ,第三纪晚期为次要生烃期 .储层流体包裹体分布特征、均一温度和组分特征、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和油气成熟度分析都显示了焉耆盆地在侏罗纪中晚期的 2次成藏作用 ,即晚侏罗世以八道湾组低成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主的第 1期成藏事件和侏罗纪末期以成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主的第 2期成藏事件 .受储层流体包裹体和自生伊利石形成机理的控制 ,第三纪晚期生烃、成藏事件在流体包裹体和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上均没有记录 .侏罗纪末期是主要成藏期 ,第三纪晚期是调整成藏和定型期 .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运移的地球化学研究 [J].
王屿涛 ;
惠荣跃 .
石油实验地质, 1995, (03) :265-271
[2]   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油气关系 [J].
刘文汇,徐永昌 .
沉积学报, 1995, (02) :4-13
[3]   石西油田烃类聚集及成藏史探讨 [J].
王屿涛 ;
蒋少斌 ;
刘树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13-16+97
[4]  
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方法.[M].石广仁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5]  
油气藏封盖研究.[M].吕延防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6]  
石油地质学.[M].张厚福;张万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