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评价

被引:5
作者
李春华 [1 ,2 ,3 ,4 ]
李宁 [1 ,2 ,3 ]
石岳 [1 ,2 ,3 ]
邹丁睦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建设用地; 集约利用; 因子分析; 两型社会; 长株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为提高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友好性利用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分析两型社会建设和建设用地集约友好性利用的关系,阐释建设用地节约友好利用的内涵,然后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友好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友好利用演变趋势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1995-2007年间,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友好利用水平处于曲折式上升状态。结果表明:尽管该城市群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总体上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但是依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要注意建设用地政策的适当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J].
徐美 ;
邓运员 ;
刘春腊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 4 (02) :24-31
[2]   海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J].
胡卫星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2) :63-67
[3]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J].
顾湘 ;
姜海 ;
曲福田 .
资源科学, 2006, (06) :112-119
[4]   科学发展观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综述 [J].
许坚 ;
邵捷传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6) :54-56
[5]   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与分析 [J].
何芳 ;
吴正训 .
国土经济, 2002, (03) :35-37
[6]   集约利用土地——21世纪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向 [J].
董黎明 ;
袁利平 .
中国土地科学, 2000, (05) :6-8
[7]  
SPSS统计分析从基础到实践.[M].罗应婷; 杨钰娟; 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8]  
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M].张建仁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M].何芳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10]  
土地资源学.[M].刘黎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