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颜色—一个可靠的气候变化代用指标

被引:51
作者
陈一萌 [1 ]
陈兴盛 [2 ]
宫辉力 [1 ]
魏明建 [1 ]
李小娟 [1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新疆哈密石油基地地球物理研究所处理室
关键词
土壤颜色; 气候变化; 对比分析; 可靠;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6.03.001
中图分类号
P46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研究剖面自上而下以2cm间隔采取的样品,烘干并研磨至小于45μm,此时,土壤的颜色将不再发生变化。将处理好的样品分别测土壤颜色指标亮度、红度和黄度,将测得的亮度、红度和黄度指标分MIS4、MIS3、MIS2和MIS14个阶段,通过与研究剖面的气候指标磁化率、粒度和CaCO3在百年尺度、千年尺度上的对比分析,以及在万年尺度上与高纬格陵兰GRIP冰芯记录和反映全球冰量变化的SPECMAP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土壤颜色指标作为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无论在百年尺度、千年尺度还是在万年尺度上均是可靠的,这种可靠性在末次冰期阶段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结论是否适用于整个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尚需更多黄土剖面的研究事实来加以证明。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西风区与季风区黄土沉积特征对比研究 [J].
叶玮 ;
矢吹真代 ;
赵兴有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789-794
[2]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规律 [J].
陈一萌 ;
陈发虎 ;
陈兴盛 ;
杨丽萍 .
干旱区地理, 2004, (02) :161-165
[3]   李家岗下蜀黄土剖面的反射光谱研究 [J].
夏应菲 ;
汪永进 ;
陈峻 .
土壤学报, 2000, (04) :443-448
[4]   洛川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科学通报, 1997, (01) :66-69
[5]   黄土地层中的CaCO3与环境 [J].
赵景波 .
沉积学报, 1993, (01) :136-142
[6]  
刘秀铭,刘东生,Friedrich Heller,许同春.中国黄土磁颗粒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1(06):639-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