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青海湖为例

被引:18
作者
田大江 [1 ,2 ,3 ]
刘家明 [1 ]
钟林生 [1 ]
王润 [1 ,2 ]
王婧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形象定位; 青海湖; 设计与策划;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4.028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青海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发展基地。通过对"旅游形象定位"国内外研究回顾,并基于旅游地地方性和旅游者感知分析,从而提炼出旅游地形象要素并进行系统分析的旅游形象定位模型。然后以青海湖为实证,结合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对青海湖地脉、文脉、市场感应的梳理,归纳出其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要素为"大美青海湖,梦幻灵修地",并分别对核心理念要素和具体形象要素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青海湖的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为"雪域圣湖.天路牧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推出包括国内宣传口号、海外宣传口号和英文宣传口号在内的一整套相关的促销口号,并提出了对应的包括人-地关系感知要素设计和人-人关系感知要素设计的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与策划方案,从而对丰富生态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及青海湖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环青海湖旅游圈合作发展机制探讨 [J].
赵丽华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8, (03) :97-99
[2]   包头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J].
张宪玉 ;
刘家明 ;
吴月湖 ;
刘爱利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3) :128-133
[3]   青海湖旅游区生命周期研究 [J].
肖景义 ;
张璞 ;
陈建强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7) :26-29
[4]   “旅游地形象策划”的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3年旅游地形象研究述评 [J].
苗学玲 .
旅游科学, 2005, (04) :64-70
[5]   青海湖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J].
张登山 ;
刘秋锋 ;
鲁瑞洁 ;
陈原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3) :107-111
[6]   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程金龙 ;
吴国清 .
旅游学刊, 2004, (02) :92-96
[7]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 [J].
郭英之 .
经济地理, 2003, (02) :280-284
[8]   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 [J].
吴必虎 ;
宋治清 .
经济地理, 2001, (04) :496-499+512
[9]   生态旅游及其规划与管理研究综述 [J].
钟林生 ;
肖笃宁 .
生态学报, 2000, (05) :841-848
[10]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 [J].
刘家明 ;
杨新军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1)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