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新近系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14
作者
刘琪 [1 ]
李凤杰 [1 ]
郑荣才 [1 ,2 ]
刘殿鹤 [1 ]
蒋斌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岩相古地理; 上干柴沟组;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钻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分析,将上干柴沟组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分析了2个级别旋回的结构、叠加样式,在单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上干柴沟组层序地层格架对比图。长期基准面旋回结构分布特点与地层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位于湖盆中心、地层厚度大的地区主要发育C2型长期基准面旋回结构,而位于湖盆边部、地层相对较薄的地区主要发育C1型长期基准面旋回结构。最后以上干柴沟组层序地层等时对比格架为基础,编制了该区的岩相古地理图。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75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柴北缘地区冷湖3—5号构造带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J].
张正刚 ;
袁剑英 ;
阎存凤 ;
马新民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2) :42-44
[2]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李永军 ;
付国民 ;
阎海卿 ;
冯备战 ;
仲新 ;
李注苍 ;
谢学奎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0, (03) :11-18
[3]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特征 [J].
王鹏 ;
赵澄林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12-15+8
[4]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相 [J].
党玉琪 ;
尹成明 ;
赵东升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297-306
[5]   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上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J].
张友 ;
邓荣敬 ;
刘念周 ;
徐备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431-438
[7]   柴西南地区古近系—新近系井—震统一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J].
张道伟 ;
史基安 ;
李传浩 ;
吴光大 ;
董文举 ;
杨乾政 .
沉积学报, 2008, (03) :392-398
[8]   基准面旋回结构与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 [J].
郑荣才 ;
尹世民 ;
彭军 .
沉积学报, 2000, (03) :369-375
[9]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凤杰 ;
刘琪 ;
刘殿鹤 ;
祁文珍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1) :44-49
[10]   中国大陆主要盆山耦合系统及其特征 [J].
李凤杰 ;
郑荣才 ;
蒋斌 .
岩性油气藏, 2008, 20 (04)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