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成因分析

被引:22
作者
李树同
王多云
秦红
王志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短期基准面旋回; 砂体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5.06.00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三角洲前缘是主要的油气储集带,为了探讨该地区储层砂体成因,文章将储层砂体类型分为六种:截削式河道、完整式河道、叠加河口坝、下残坝上河、完整坝上河和上残坝上河砂体。利用短期基准面旋回原理将这六种砂体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三大类六亚类,并对每一亚类砂体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砂体成因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补给量比值的共同控制。最后,讨论了储层砂体分布规律并建立了该地区砂体成因分布模式。对砂体成因的细致刻画不仅可以提高该地区储层预测的精度,而且对今后的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82 +82-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