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叠纪遗迹化石及古地理意义

被引:11
作者
陈文一
杨瑞东
机构
[1] 贵州地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遗迹化石组合与遗迹相模式; 古地理 ; 三叠纪;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贵州三叠纪遗迹化石丰富,有台地相的遗迹化石组合:Thalassnoides、Gyrolithes、Cerato-morph、Chondrites、Rlazocorallium.Rhabdoichnum等;台缘浅滩相的遗迹化石组合:Cylindricum gregarium、Skolithos、Thalassnoides等;斜坡相遗迹化石组合:Protopalaeodictyon、Chondrites、Huaxichnus、phycosiphon、Oldhami-a、Cochiliclaus、Cosmorhaphe、Pinnatpedus、Thalassnoides、Psilonichnus、Arenicolites、Lophoctonlum、Paleophycus等;其中Arenicolites、Thalassnoides、Psilonichnus、Chondrites遗迹化石含量较多,则为上斜坡,如很少含上述四种遗迹化石,而以Lophoctonlum、Protopaleodictyon、Cosmorhaphe、Cochilichnus、Phycosiphon为主,则为下斜坡;盆地相遗迹化石组合:Protopaleodictyon、Helminthopsis、Paleomeandron等。 贵州三叠纪遗迹化石组合与各岩相带分布一致,主要受含氧丰度、水深、水动力条件等诸多因素的控制。由遗迹化石组合分布证明贵州三叠纪岩相古地理格局从黔西北至黔南沉积相带展布为台地相—台缘浅滩相—斜坡相—盆地相。同时建立了贵州三叠纪遗迹相—遗迹化石组合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黔南桂西早中三叠世碳酸盐台地边缘和斜坡沉积模式及其演化 [J].
牟传龙 .
岩相古地理, 1989, (02) :1-10
[2]   贵州贵阳地区下三叠统沙堡湾组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王尚彦 .
岩相古地理, 1989, (02) :19-24
[3]   贵阳市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中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 [J].
王尚彦 .
贵州地质, 1987, (04) :454-460+513
[4]   贵州清镇中三叠统关岭组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杨式溥 ;
孙永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2, (04) :369-37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