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凝血检测结果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郝迎军 [1 ]
吴强 [2 ]
王谦 [1 ]
机构
[1] 新乡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2] 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血小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1 [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凝血象和血小板的变化。方法:对我院86例脑梗死患者和102例健康对照组的凝血象和血小板进行测试。结果: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值升高,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值缩短,血小板(PLT)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凝血的指标是判断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诊断指标,检测脑梗死患者的凝血象和血小板,能早期发现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能尽快溶栓,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J].
卢锡林 ;
吴婉玲 ;
黄永青 ;
姚晓黎 ;
张为西 ;
尚延昌 .
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7, (05) :251-252+292
[2]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象变化 [J].
李淑琴 .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02) :194-195
[3]   纤维蛋白原与血栓性疾病 [J].
杨莉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9, (03) :50-52
[4]   关于选择血栓前状态实验诊断指标的建议 [J].
王淑娟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8, (05) :48-50
[5]  
临床检验基础[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熊立凡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