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

被引:9
作者
丁为祥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张载; 天人合一; 特殊进路; 真与善; 事实与价值; 现代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44.4 [张载(横渠,1020~1077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最古老的观念,几乎与中国文化的形成相同步,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依次经历了四种形态,这就是王权天授、礼乐文明及其实践落实、个体道德根源以及宇宙生化论基础上的天人比附四种类型。直到理学的开创者张载,传统"天人合一"的含义才形成了一种新突破。张载的天人合一从肯定"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起始,通过"稽天穷地之思",首先剥离古人加于"天"的神性主宰与道德根源的含义,从而仅从生生的角度肯定"天地之大德曰生",进而通过"诚明两进",形成本然存在层面的"与天地参"和功夫实践中的"与天为一"的追求,这就使其必须从体与用以及本体与功夫两个不同层面展开;而这两个不同层面又必须成为一种互渗互证的关系。张载的这一深入,既将中国传统的体用智慧推向高峰,从而显现出儒与道、孟与荀相互融合的特色,同时也面临着在现代社会中"真"与"善"、"事实"与"价值"之重新定位以及如何具体把握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