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治理:制度研究述评——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4
作者
高满良
机构
[1] 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农村治理; 新制度主义; 制度研究;
D O I
10.16273/j.cnki.53-1134/d.2011.05.039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制度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制度作为一种分析单位,不同领域的学者都给予"制度"问题高度的关注。新制度主义对制度进行拓展性研究,认为制度不仅包含由政府、国家、统治者有意制定的一系列规则、政策法规的正式制度外,还包含了人们在长期的共同交往中形成的、内生的非正式制度。于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就成为了分析制度的两个重要视角,不仅对农村治理中的制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使中国农村的制度研究面临一些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从支配到对话:国家权力在农村村落的运行轨迹 [J].
雷扬 .
江西社会科学, 2009, (07) :191-195
[2]   21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与展望 [J].
陶林 .
学术论坛, 2008, 31 (12) :122-126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J].
吴江 ;
张艳丽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11) :43-47
[4]   人民公社研究述评 [J].
辛逸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8, (01) :74-86+128
[5]   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 [J].
徐勇 .
河北学刊, 2006, (02) :55-60
[6]   试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 [J].
马智胜 ;
马勇 .
江西社会科学, 2004, (07) :121-123
[7]   非正式制度探析:乡村社会的视角 [J].
李怀 .
西北民族研究, 2004, (02) :125-131+113
[8]   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 [J].
党国英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2) :54-64+81
[9]   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 [J].
贺雪峰 .
社会主义研究, 1999, (06) :60-64
[10]   村政的兴衰与重建 [J].
沈延生 .
战略与管理, 1998, (06)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