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分解模型的江苏省碳排放实证分析

被引:1
作者
王利娟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结合1997—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模型对江苏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997—2007年间,能源使用效率是促进二氧化碳完全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投入技术的累计影响不明显,但增加二氧化碳完全排放强度的趋势明显;最终需求产品结构阻碍二氧化碳完全排放强度的下降;而最终需求分配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不一,是2002—2005年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19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江苏省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梁洁 ;
史安娜 ;
朱恒金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05) :143-148
[2]   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面板数据估算:1998—2010年 [J].
周五七 .
西部论坛, 2012, (03) :68-77
[3]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实证研究 [J].
籍艳丽 ;
郜元兴 .
统计研究, 2011, 28 (07) :37-44
[4]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 [J].
郭朝先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2) :47-56
[5]   江苏省碳排放现状及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J].
赵欣 ;
龙如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7) :25-30
[6]   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J].
张秀梅 ;
李升峰 ;
黄贤金 ;
李颖 .
资源科学, 2010, 32 (04) :768-775
[8]  
中国能源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魏一鸣等著, 2008
[9]  
Measuring structural change and energy use: Decomposition of the US economy from 1997 to 2002[J] . Christopher L. Weber.Energy Policy . 20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