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批判:走向微观具体存在论的哲学

被引:13
作者
刘怀玉
机构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系
关键词
日常生活批判哲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海德格尔; 列斐伏尔;
D O I
10.15939/j.jujsse.2007.05.003
中图分类号
B15 [现代哲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日常生活批判是20世纪哲学的基本转向和基本问题。现代哲学自此由宏观而崇高的历史理性期盼走向微观而具体的生活实践诉求。在此根本转型中,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是方法论来源;卢卡奇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第一推动者;海德格尔则确立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基础存在论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日常生活批判运动的主力军,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列斐伏尔,其总结者是捷克的科西克(Karel Kosik)。20世纪日常生活批判对21世纪哲学的深刻启示是,生活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现实,而哲学只有回到生活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幻想的瘟疫.[M].(斯洛文)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Zizek)[著];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  
景观社会.[M].(法)居伊·德波(GuyErnestDobord)著;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与齐泽克对话.[M].(斯洛文)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Zizek);(英)格林·戴里(GlynDaly)著;孙晓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  
时间的政治.[M].(英)彼得·奥斯本(PeterOsborne)著;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4,
[6]  
历史与阶级意识.[M].(匈)卢卡奇(Lukacs;Georgy)著;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7]  
具体的辩证法.[M].(捷)科西克(Koosik;K.)著;傅小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8]  
二十世纪法国思潮.[M].(法)祁雅理(Chiari;J.)著;吴永泉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