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对低浓度抗生素环境下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杨钧 [1 ]
张淑文 [2 ]
阴宏 [2 ]
王红 [2 ]
任爱民 [2 ]
张丽霞 [2 ]
王超 [2 ]
王宝恩 [2 ]
机构
[1] 武警总医院重症监护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暨急球医学内科 
关键词
复方清热颗粒剂; 血清; 抗生素; 耐药性;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07.10.010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对低浓度抗生素环境下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和低浓度新霉素条件下传代培养大肠杆菌ATCC25922,以空白血清、低浓度新霉素、空白肉汤作对照,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以抑菌环直径(mm)作为衡量标准,动态观察诱导菌株耐药性变化。结果: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具有直接抑菌作用,末次灌胃给药60 min后含药血清抑菌环直径达10 mm;经低浓度新霉素诱导30代后,大肠杆菌ATCC25922不仅对新霉素产生耐药,而且导致丁胺卡那、氨苄西林失效,对庆大霉素、链霉素敏感性降低,产生多重耐药;新霉素+含药血清组菌株第40代菌株对新霉素产生耐药性,对丁胺卡那、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始终保持敏感,其中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同空白肉汤组保持一致(P>0.05)。结论:复方清热颗粒剂具有延缓和控制细菌在低浓度抗生素诱导下产生耐药性以及多重耐药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肠埃希氏菌的多重药物外排泵AcrAB-TolC [J].
王瑜 .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2, (03) :115-117+131
[2]   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方法规范化探讨 [J].
杨彦芳 ;
王玉芹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05) :380-382
[3]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学研究——给药方案的研究 [J].
杨奎 ;
周明眉 ;
姜远平 ;
王一涛 ;
陈槐卿 ;
吴立志 ;
蒲旭峰 .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9, (03) :44-45
[4]   中药复方血清药理研究方法学的探讨-Ⅱ [J].
崔晓兰 ;
贺玉琢 ;
高英杰 ;
李小芹 ;
田甲丽 ;
周爱香 ;
郭淑英 ;
富杭育 ;
姜廷良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8, (03) :47-48
[5]   绿脓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Tienam等8种药物体外交叉耐药研究 [J].
叶高峰,姜素椿 .
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5, (01) :51-55+79
[6]  
In vitro stepwise selection of resistance to quinolones, β-lactams and amikacin in nosocomial gram-negative bacilli[J] . M. Michéa-Hamzehpour,Anneliese Kahr,J. -C. Pechère.Infection . 199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