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部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被引:14
作者
杨斌虎 [1 ]
刘小洪 [1 ]
罗静兰 [1 ]
魏新善 [2 ]
姚泾利 [2 ]
刘新社 [2 ]
侯云东 [2 ]
王怀厂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优质储层; 苏里格气田东部;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分析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对于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扫描电镜、毛管压力分析以及包裹体测温等分析测试手段,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部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碎屑颗粒粒度、砂岩类型以及成岩作用的差异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研究区目的层可划分出9种成岩相带,主要以优质储层与非优质储层的组合形式出现。位于致密相之间的石英加大胶结混合孔隙相、自生高岭石胶结晶间孔相以及粘土杂基混合充填溶蚀相,是发育优质储层的良好成岩相带。微裂缝的发育以及溶解作用的发生,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Influence of texture o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unconsolidated sand. BEARD D C,WEYL P K. AAPG Bulletin . 1973
[2]  
Distributionof diagenetic alterations in fluvial and paralic deposits within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Evidence from the Petro-han Terrigenous Group and the Svidol Formation,Lower Tri-assic,NW Bulgaria. El-ghali M A K,Mansurbeg H,Morad S,et al. Sedimentary Geology . 2006
[3]  
Distributionof diagenetic alterations in fluvial and paralic deposits within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Evidence from the Petro-han Terrigenous Group and the Svidol Formation,Lower Tri-assic,NW Bulgaria. El-ghali M A K,Mansurbeg H,Morad S,et al. Sedimentary Geology . 2006
[4]   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评价 [J].
罗月明 ;
刘伟新 ;
谭学群 ;
杨琦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4) :384-390
[5]   成岩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刘建清 ;
赖兴运 ;
于炳松 ;
陈晓林 ;
隋成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1) :65-72+77
[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探讨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陈孟晋 ;
郑红菊 .
地质学报, 2005, (06) :833-833
[7]   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 [J].
李会军 ;
吴泰然 ;
马宗晋 ;
朱雷 ;
张文才 .
天然气工业, 2004, (08) :12-13+16
[8]   陕甘宁盆地乌审旗气田上古生界高产控制因素研究 [J].
张铭 ;
邓宏文 ;
崔宝琛 ;
穆福元 ;
樊孝峰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2) :115-118+125
[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J].
赵林 ;
夏新宇 ;
戴金星 ;
洪峰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2) :136-139+166
[10]  
石油地质样品分析测试技术及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曹寅[等编写],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