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构”的溯源与阐释

被引:10
作者
隋岩 [1 ]
张丽萍 [2 ]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2] 中国传媒大学
关键词
同构; 唯一性; 强制性; 自然化; 意识形态;
D O I
10.19997/j.cnki.xdcb.2011.07.013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同构"是符号学的关键概念之一,是符号传播意义的终极机制,罗兰.巴特曾多次提到"同构",遗憾的是他对此的阐释却模糊含混。"同构"一词在文学及艺术领域中大多取"异质同构"或"共同构成"之意,而在符号传播意义的视阈下,则是指某些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意指关系的唯一性、固定不变的特性,即某些符号的社会意义不可随意变更,是唯一性的,是被意识形态强制赋予的。但公众却并不留意这个意义是如何产生的,而是直接认同了这个意义,并将之视为"自然而然"的社会法则。"同构"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也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键概念.[M].(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等编撰;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
[2]  
流行体系.[M].(法)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著;敖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福柯.[M].王治河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  
美学新编.[M].欧阳周等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5]   同质异构和异质同构在图形创意中的符号学解析 [J].
朱淑姣 ;
吴卫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1) :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