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对负载铜(Ⅰ)吸附剂及其乙烯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梅华
胡成刚
刘晓勤
姚虎卿
机构
[1]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活性炭; 改性; 氧化铜; 乙烯; 乙烷; 吸附分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7.3 [吸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过渡金属化合物负载到高比表面载体上可以得到具有工业化前景的乙烯 乙烷分离吸附剂,采用柱动态法研究了氧化处理和负载铜(Ⅰ)改性活性炭的乙烯 乙烷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以表面氧化改性活性炭为载体,CuCl为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吸附剂较活性炭直接负载CuCl吸附剂具有较大的乙烯吸附容量和选择性,AC H2O2 CuCl吸附剂的乙烯吸附容量为21.2mL(STP) g,乙烯 乙烷分离系数达到8.7,其原因是活性炭氧化改性后,表面羧基基团明显增多,使CuCl与活性炭表面结合力加强,改善了其分散状态,提高了利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乙烯/乙烷分离用树脂型吸附剂的研究 [J].
刘越 ;
吴忠标 ;
苏云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0, (05) :426-431
[2]   乙烯-乙烷分离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J].
梅华 ;
胡成刚 ;
刘晓勤 ;
姚虎卿 .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74-78
[3]   表面改性活性炭对CO2的吸附性能 [J].
王重庆 ;
刘晓勤 ;
姚虎卿 .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63-65
[4]   某些催化剂活性组份在载体表面分散的自发倾向 [J].
谢有畅 ;
杨乃芳 ;
刘英骏 ;
唐有祺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 (08) :673-682
[5]  
催化裂化干气吸附分离乙烯工艺[P]. 谢有畅;陆信兮;邱建国;李善安;张佳平;周应斌;童显忠;徐绥瑜;唐有祺.中国专利:CN1073422A,1993-06-23
[6]  
乙烯乙烷分离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测定. 胡成刚. 南京化工大学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