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综放开采采动覆岩破坏高度及裂隙发育演化监测分析

被引:102
作者
张玉军 [1 ,2 ]
李凤明 [3 ]
机构
[1]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分院
[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综放开采; 覆岩破坏; 裂隙; 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王坡煤矿为试验矿井,采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和钻孔彩色电视系统,探测高强度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并对监测到的裂隙发育演化进行数字化分析和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王坡煤矿高强度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为94.00~104.92 m;采动岩体裂隙分布的主要特点是裂隙发育以高角度甚至垂直岩层层面为主,裂隙的发育数量与埋深呈现二次方的递增形式,而裂隙宽度与裂隙数量的分布近似呈正态分布;开采过程中裂隙富集区主要集中在前后煤壁,上覆岩层裂隙密度分布曲线呈两端高中间低,形状如"马鞍"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994 / 30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覆岩及采动岩体裂隙场分布特征的可视化探测 [J].
张玉军 ;
张华兴 ;
陈佩佩 .
煤炭学报, 2008, (11) :1216-1219
[2]   河下采煤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特征的数值分析 [J].
王旭锋 ;
张东升 ;
马立强 ;
刘玉德 ;
封金权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8, (05) :61-63
[3]   保护层开采后周围煤岩体采动裂隙分布规律的研究 [J].
王岩 ;
王路军 ;
张兴华 ;
胡晓吉 .
煤矿安全, 2008, (01) :11-14
[4]   综放采场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方法及应用 [J].
王连富 ;
李卫东 ;
刘道文 ;
李功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5, (03) :70-71
[5]   覆岩破坏规律探测技术的发展及评价 [J].
张玉军 ;
康永华 .
煤矿开采, 2005, (02) :10-12
[6]   潞安矿区构造裂隙分布特征的实测分析 [J].
宋选民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2, (03) :101-103+106
[7]   煤体采动顶板裂隙发育研究与应用 [J].
涂敏 ;
刘泽功 .
煤炭科学技术, 2002, (07) :54-56
[8]   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的“O”形圈特征研究 [J].
钱鸣高 ;
许家林 .
煤炭学报, 1998, (05) :20-23
[9]   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的形态与受力分析 [J].
钱鸣高,缪协兴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5, (02) :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