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证据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14
作者
徐昀
机构
[1]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品格证据; 排除理由;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 向善的建构; 法治;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9.02.029
中图分类号
D915.3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摘要
排除品格证据存在价值与事实的理由,由于品格证据立基于现代心理学的人格—行为理论,事实理由往往被忽视,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秉持的人格的建构性解构了这一理论。品格证据应该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以向善的建构作为品格证据规则的建构理念,以品格原则上无相关性、但行为人的好品格具有相关性而坏品格不具有相关性作为建构原则。品格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重大的法治价值,应该慎重对待当前品格证据运用的扩张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英美法上品格证据的运用规则及其基本原理 [J].
易延友 .
清华法学, 2007, (02) :88-110
[2]   美国联邦品格证据规则及其诉讼理念 [J].
蔡巍 .
法学杂志, 2003, (04) :66-68
[3]   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心理学的整合 [J].
叶浩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1) :78-82
[4]  
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刘立霞, 2008
[5]  
中世纪神判[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英) 巴特莱特, 2007
[6]  
法律的现代性剧场[M]. 法律出版社 , 强世功著, 2006
[7]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杨莉萍, 2006
[8]  
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 ) 达马斯卡, 2006
[9]  
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谢立中, 2004
[10]  
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M]. 人民出版社 , 高峰强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