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流率试验与BP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22
作者
陈鸿伟
刘焕志
李晓伟
高建强
危日光
史洋
机构
[1]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关键词
双循环流化床; 提升管; 鼓泡床; 颗粒循环流率; BP神经网络;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0.32.015
中图分类号
TK229.66 [];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双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装置稳定运行的关键是合理控制颗粒循环流率。在双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上就鼓泡床风速、提升管风速、静床高和物料平均粒径几方面因素对颗粒循环流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建立了加入动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双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流率进行了有效模拟并得到了预测结果。定义了平均偏离度来评价模型预测值相对于试验值的平均偏离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表明测试样本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相对于试验值偏差不超过0.8 kg·m-2·s-1,相对误差在±8%以内,平均偏离度仅为3.56%。结果表明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38m/54m高循环流化床床内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J].
胡南 ;
王巍 ;
姚宣 ;
杨海瑞 ;
吕俊复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26) :7-12
[2]   串行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制取合成气试验研究 [J].
吴家桦 ;
沈来宏 ;
肖军 ;
王雷 ;
郝建刚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11) :111-118
[3]   双流化床煤气化试验研究 [J].
吕清刚 ;
刘琦 ;
范晓旭 ;
宋国良 ;
那永洁 ;
贺军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 (08) :1435-1439
[4]   煤热解燃烧多联产方案试验研究 [J].
刘耀鑫 ;
李润东 ;
杨天华 ;
方梦祥 ;
骆仲泱 .
热力发电, 2008, (05) :1-5
[5]   在流化床气化炉中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研究(Ⅱ)——以水蒸汽为气化剂生产中热值燃气 [J].
王立群 ;
宋旭 ;
周浩生 ;
唐恒 ;
王同章 .
太阳能学报, 2008, (03) :354-359
[6]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绝缘子泄漏电流预测 [J].
毛颖科 ;
关志成 ;
王黎明 ;
乐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27) :7-12
[7]   25MW循环流化床热、电、煤气多联产装置 [J].
方梦祥 ;
岑建孟 ;
王勤辉 ;
施正伦 ;
骆仲泱 ;
岑可法 .
动力工程, 2007, (04) :635-639
[8]   稻壳和木粉在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气化实验研究 [J].
马隆龙 ;
颜涌捷 ;
孔晓英 ;
周肇秋 ;
原晓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S1) :151-154
[9]   循环流化床多联供试验台的冷态试验研究 [J].
王伟 ;
范晓旭 ;
那永洁 ;
吕清刚 .
锅炉技术, 2006, (04) :40-43
[10]   串行流化床生物质催化制氢模拟研究 [J].
沈来宏 ;
肖军 ;
高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1)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