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熟相小麦品种生育后期的群体光合强度及同化物的运转分配

被引:5
作者
王法宏
赵君实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济南
[3] 济南
关键词
小麦; 群体光合强度; 同化物分配; 生育后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C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4个不同熟相小麦品种生育后期的群体光合强度和同化物在不同器官中的运转分配。结果表明,落黄较好的小麦品种,其籽粒灌浆初期的群体光合强度与落黄较差品种无显著差异;但到籽粒灌浆中后期,前者的群体光合强度则极显著地高于后者;到籽粒灌浆末期,落黄较好的品种仍维持相对较高的群体光合强度。14CO2示踪研究表明,在小麦生育后期,落黄较好品种植株各器官的放射性比活度高于落黄较差的品种。就同化物的运转分配而言,在籽粒灌浆期,落黄较好品种光合产物运输到茎秆和根系的比例较大,而落黄较差的品种运输到穗部的比例较大。文中讨论了不同熟相小麦品种产量差异的生理原因,并就小麦生产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高产冬小麦群体光合能力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董树亭 .
作物学报, 1991, (06) :461-469
[2]   水分胁迫对小麦光合产物的累积与运转的影响 [J].
荆家海 ;
马书尚 ;
上官周平 ;
陈培元 .
陕西农业科学, 1989, (04) :4-7
[3]   小麦生育后期的光合作用与产量附视频 [J].
岳寿松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1) :96-101
[4]  
液体闪烁测量技术的进展与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杨守礼等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