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中部近岸浅海区第四纪孢粉及其古植被古气候意义

被引:10
作者
李旭
衡平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黄海; 孢粉分析; 古植被; 古气候; 第四纪; 孢粉; QC2孔;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0.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黄海中部QC2孔的孢粉地层,本文论述了该海域180万年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变化历史。其中早更新世早期为一寒冷期,晚期则为一湿热期,为该孔所揭露的最高温时期,中更新世早期气候波动较频繁,经历了冷—暖—冷—暖四个气候亚期。中更新世晚期气候严寒。晚更新世早期气候温暖,晚期虽然气候有波动,但总体上为一寒冷期。全新世气候相对温暖。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四川西昌螺髻山全新世植被与环境变化 [J].
李旭 ;
刘金陵 .
地理学报, 1988, (01) :44-51
[2]   黄海布容正极性世极性事件的讨论附视频 [J].
周墨清 ;
葛宗诗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7, (04) :49-56
[3]   杭州湾北岸潮滩沉积物中的孢子和花粉 [J].
杨蕉文 ;
陈学林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03) :101-108
[4]   长江三角洲表层沉积孢粉、藻类组合 [J].
王开发 ;
张玉兰 ;
孙煜华 .
地理学报, 1982, (03) :261-271+343
[5]   黄海表层沉积物的孢粉、藻类组合 [J].
王开发 ;
张玉兰 ;
蒋辉 ;
王永吉 ;
徐家声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0, (02) :182-190+217
[6]   上海、浙江某些地区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在地层和古气候上的意义 [J].
刘金陵 ;
叶萍宜 .
古生物学报, 1977, (01) :3-13+152-153+181-182
[7]   江苏南通滨海相第四系的孢粉组合 [J].
宋之琛 ;
王开发 .
古生物学报, 1961, (03) :234-265
[8]  
南黄海第四纪层型地层对比[M]. 科学出版社 , 郑光膺主编, 1989
[9]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10]  
广东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编著,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