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6
作者
卢海建
翟世奎
许淑梅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沉积地球化学分区; 控制因素; 三峡工程一期蓄水;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6.05.002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采自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9个表层沉积物中的31个元素(或氧化物)的含量进行了富集因子和变异系数分析,探讨了元素的来源和分布特征,结合沉积环境和沉积物分布特征,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五大沉积地球化学区,相关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揭示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口外缺氧区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粒控效应” [J].
张晓东 ;
翟世奎 ;
许淑梅 ;
张爱滨 ;
卢海建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868-874
[2]   长江口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李俊 ;
弓振斌 ;
李云春 ;
温裕云 ;
汪霆 ;
姚剑敏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5) :164-172
[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吕晓霞 ;
翟世奎 ;
于增慧 .
海洋环境科学, 2005, (03) :1-5
[4]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对应关系 [J].
翟世奎 ;
张怀静 ;
范德江 ;
杨荣民 ;
曹立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693-699
[5]   长江口泥质区的季节性沉积效应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范德江 ;
潘燕俊 .
地理学报, 2003, (04) :591-597
[6]   长江口外氧的亏损 [J].
李道季 ;
张经 ;
吴莹 ;
梁俊 ;
黄大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8) :686-694
[7]   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地球化学比较研究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曲艳慧 ;
范德江 .
沉积学报, 2000, (02) :284-289
[8]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多元统计方法研究──长江与黄河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矿物岩石, 1999, (01) :65-69
[9]   长江口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定量研究 [J].
孟翊,刘苍字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73-84
[10]   河口细颗粒泥沙的絮凝作用 [J].
王保栋 .
黄渤海海洋, 1994, (01) :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