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改良对策

被引:6
作者
戴正元
李爱宏
刘广清
张洪熙
机构
[1]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育种进展; 问题;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江苏是“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较早的省份,“九五”以来,取得长足进步,冲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亲本创新力度加大,稻米品质明显提高。但可供大面积生产推广的强优势组合偏少,产量和品质竞争优势不突出。文章中从育种的技术角度提出了品质改良、高异交结实特性不育系转育、偏粳型特异亲和性恢复系选育及塑造充分体现籽粒优势的F1理想株型等育种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江苏省江淮稻区杂交粳稻组合优势比较分析 [J].
吉健安 ;
方兆伟 ;
徐大勇 .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02) :21-24
[2]   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J].
王才林 .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01) :1-7
[3]   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形态育种初探 [J].
郝宪彬 ;
华泽田 ;
苏玉安 ;
王岩 ;
张忠旭 ;
王彦荣 ;
李全英 ;
沈枫 .
杂交水稻, 2002, (04) :5-7
[4]   中国北方杂交粳稻发展现状与前景 [J].
王建林 ;
徐正进 ;
周淑清 ;
刘丽贤 ;
吕英娜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146-150
[5]   三系杂交粳稻选育进展、问题及对策 [J].
陈忠明 .
种子, 2000, (01) :59-62
[6]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J].
李欣 ;
莫惠栋 ;
王安民 ;
徐辰武 ;
朱毅华 ;
于恒秀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4) :197-204
[7]   水稻广亲和品种对不同细胞质不育系恢复力的鉴定研究 [J].
汤述翥 ;
李国生 ;
程祝宽 ;
陈宗祥 ;
潘学彪 ;
顾铭洪 ;
刘荣宝 .
作物学报, 1999, (02) :137-144
[8]   美国光身稻品种的利用与超高产品种的选育 [J].
胡培松 ;
唐绍清 ;
罗炬 ;
黄发松 .
作物学报, 1999, (01) :32-38
[9]   水稻亲本遗传分化程度与籼粳杂种优势的关系 [J].
李任华 ;
徐才国 ;
何予卿 ;
袁隆平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1998, (05) :564-576
[10]   粳型特异亲和恢复系C418的选育及其特性 [J].
杨振玉 ;
张宗旭 ;
魏耀林 ;
赵迎春 ;
高勇 .
杂交水稻, 1998, (03)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