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作为中国古代研究宇宙万物本源、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 ,以太极“气一元论”的宇宙观 ,对大千世界进行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动态、立体、综合地探索和认识 ,是中华民族传统科学文化的渊薮。易学哲理同样奠定了中医学的立论基础 ,中医学则是易学原理实际运用之典范。中医学以易理为指导 ,自觉地运用了易学取类比象、推理演绎的思维逻辑 ,强调生命过程中整体系统的气化综合效应 ,创立了包括天象、地象、社会象及人象在内 ,体现阴阳、刚柔、形气、体用、脏腑、经络、气血和精神等浑然一体的天人系统观 ,并在医易同步发展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以“四时五脏阴阳”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学术风范 ,以及“整体系统观”、“时空流行观”、“协调中和观”、“辨证医易观”为中医的四大学术特色 ,成为中医学术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