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

被引:4
作者
孟庆刚
机构
[1]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503 ; 010101 ;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重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曲解之处。其合理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借鉴作用,而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则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及若干理论问题的分析 [J].
吴元梁 .
东岳论丛, 2004, (05) :56-63
[3]   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立场 [J].
杨楹 .
哲学研究, 2003, (08) :23-28
[4]   小康社会与文明转型 [J].
马拥军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2) :5-8
[5]   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J].
王雨辰 .
国外社会科学, 2002, (02) :19-22
[6]   差异与互补:对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J].
张志忠 .
社会科学, 2000, (04) :34-38
[7]   全球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运 [J].
何萍 .
江淮论坛, 2000, (01) :2-9
[8]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 [J].
张立波 .
北京社会科学, 1996, (02) :16-22
[9]  
“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M]. 东方出版社 , 陈学明[著], 2004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郝立新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