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潦——古城水系防洪排涝历史经验的借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

被引:35
作者
吴庆洲 [1 ,2 ]
李炎 [3 ]
吴运江 [1 ,4 ]
刘小刚 [3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4] 不详
关键词
暴雨; 城市内涝; 城市水系; 密度; 断面; 排涝规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8.4 [城市防风防洪];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现代城市暴雨后产生内涝灾害的原因和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借鉴古代城市水系"城壕环绕、河渠穿城、湖池散布"的布局方式和古城水系是"排蓄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等历史经验。结合当前城市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城市排涝系统规划是一项构建"以城市水系为主体的大排水系统,以市政管网为主体的中排水系统和以城市各地块的‘排、蓄、渗’控制指标为主体的小排水系统"3个层面的内容为基础框架,协调、兼顾城市各相关分项规划为扩展,突出绿色、生态、源头控制、污染防治、建立良性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为目标的综合性规划。并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整个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