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利用特征

被引:40
作者
韩仕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苜蓿; 产量; 类型区; 干旱地区; 土壤水; 土壤成分; 土壤含水量; 土壤墒情; 土壤水分剖面; 宁南山区; 凋萎湿度; 利用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对宁夏南部半湿润偏旱、半干旱和干旱三个类型区人工苜蓿生长状况调查,其土壤水分特征是:(1)土壤含水量随苜蓿年限延长而成直线减少,分2个时段:1~6年为y1=9.26-0.42x1,7~12年为y2=7.55-0.11x2,斜率比值为3.82。(2)土壤水分剖面干燥分为4个阶段:1~2年的土壤水分只利用到2~2.5米深,年度耗水量412~549.6毫米;3~4年土壤吸水层已延深到5米,年度耗水量431~599.2毫米;5~6年土壤耗水量达到最大值,为500~630毫米;7年以后下降,0~5米土层为414.4~528.5毫米,略高于当地降水量。(3)剖面水分利用:0~5米全亏缺,6米基本亏缺,7~8米大部分亏缺,9米部分亏缺,10米基本不亏缺。0~5米亏缺量占总数的73.1%。0~9米占96.9%。用水深度9~9.2米。(4)不同类型区土壤水分利用:随降雨增多而增大,于是,干旱区苜蓿干旱时间偏早。(5)苜蓿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基本成正态分布。和水分效率变化相同。经分析,在干旱区的倒茬时间以6~7年为宜,半干旱地区8~9年轮作一次,半湿润地区可延长到9~10年。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