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反应器流体均布设计的研究

被引:42
作者
张成芳
朱子彬
徐懋生
朱炳辰
机构
[1] 上海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关键词
分流流道; 静压差; 动量交换; 穿孔阻力系数; 主流道; 均布; 流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探讨了径向反应器流体均布设施的合理设计。流体在主流道的动量可以用修正动量方程来描述 dp+2k(γ/g)wdw+(λ γw2/De 2g)dx=0 这里P、γ/g、w、λ、De和x分别指流体静压、流体密度、主流道流速、管摩擦系数、主流道当量直径、主流道长度。动量交换系数k已经被测得。分流流道动量交换系数在0.65—0.72之间。集流流道k值稍大于1。分析了主流道的静压分布。在分流流道中,按照摩阻项和动量交换项的相对大小提出了四个流动模型。 条件 模型 λL/(6Dek)1 动量交换控制 λL/(6Dek)1 摩阻控制 λL/(4Dek)<1 动量交换占优势 λL/(4Dek)>1 摩阻占优势在分流流道中。由于动量交换项和摩阻项对静压有相反的影响,所以静压变化趋势依赖于各种模型。但是,在集流流道中,它们的影响是一致的,而总是使静压趋于下降。为了降低径向反应器中分、合流流道间静压变化的差异,当分流流道受动量交换所控制或动量交换占优势时,采用“Ⅱ”型分布是合理的。相反,如果分流流道受摩阻控制或摩阻占优势时,则“Z”型分布将是合适的。根据各种流动模型,推荐了分流流道与集流流道合适的截面比。分别测定了分、合流测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90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A.Acrivos,B.D. Baleock and R.L. Pigfor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 . 1959
[2]  
Fluid distribution in process equipment. Senecal,VE.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 1957
[3]  
流体工学. 原田幸夫. 槇书店 . 1965
[4]  
Herbert,W.C. Chemical Engineering . 1963
[5]  
Greskovich,E.J. Ind.Eng.Chem.Proc.Des and.Dev . 1968
[6]  
Kneule,F,E.Zelfel. Chemie Ing.Techn .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