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放大与社会回应:两类突发事件的比较分析

被引:7
作者
张乐 [1 ]
童星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公共管理系
[2]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风险的社会放大; 突发事件; 风险管理;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09.06.012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以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框架对比性的考察自然灾害风险和群体性事件风险的信息传播和社会回应机制,可见群体性事件和自然灾害事件虽然同为突发事件,但它们在具体放大机制上依然存在显著差异。风险管理机构应善于召集冲突各方就解争端突进行协商,通过制度化、法制化手段将风险分散到可控的范围内,应进行更多的社会利益分配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并将突发风险带来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文化视域下的风险解读 [J].
张乐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2 (04) :1-5
[2]   加强与衰减:风险的社会放大机制探析——以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为例 [J].
张乐 ;
童星 .
人文杂志, 2008, (05) :178-182
[5]   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综合分析框架下的再考量 [J].
童星 ;
张海波 .
学术界, 2008, (02) :35-45
[6]   抗灾重建启示录 [J].
杨维成 ;
王金涛 ;
余孝忠 ;
郭远明 ;
王军 ;
刘巍 .
瞭望, 2008, (Z1) :8-1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M]. 新疆人民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