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56
作者
刘晓青
陈思蓓
何国清
黎毅敏
何为群
陈荣昌
钟南山
机构
[1]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肺炎;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1.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治疗方法以及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以 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临床诊断重症SARS37例患者为对象 ,通过回顾性分析 ,比较 33例应用持续气道内正压的方式进行无创通气前后的呼吸频率和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O2 ) ,并对其中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进行无创通气前轻微活动、安静状态及无创通气 1h后SpO2 的比较 ;对年龄、基础疾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采用Mantel Haenszel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者无创通气 1h后较通气前呼吸频率明显减慢 (P <0 0 1) ,分别为 (2 9 6±10 0 )次 /min和 (34 6± 8 4 )次 /min ;SpO2 明显提高 (P <0 0 1) ,分别为 (96 1± 2 4 ) %和 (89 9±3 5 ) %。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轻微活动后SpO2 明显下降 ,无创通气 1h后SpO2 明显提高 ,SpO2 分别为 (91 7± 0 9) %、(88 5± 1 4 ) %和 (96 9± 1 8) % (P均 <0 0 1) ;以血小板减少、年龄 >5 0岁、基础疾病、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 ,其相对危险度 (RR )分别为 2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出院参考标准.[J]..世界感染杂志.2003, 03
[2]  
肺部感染性疾病.[M].何礼贤主编;王葆青等编写;.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
[3]  
现代肺部感染学.[M].施毅;宋勇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