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关系新论——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浙、皖三省农村为中心

被引:8
作者
徐畅
机构
[1]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高利贷; 小农经济; 农村金融; 社会再生产; 商品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9 [金融史、银行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高利贷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经济现象 ,对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是 ,高利贷也维持了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运转 ,尽管这种运转十分滞涩和残酷无情。从较长的时段看 ,高利贷猖獗不仅意味农村贫困化 ,而且也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的货币资本需求 ,并且小农借高利贷经营副业也获得了相应的比较利益。从全社会看 ,高利贷还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小农经济是高利贷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 ,高利贷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作用是表层的 ,在社会经济衰落过程中 ,高利贷只会起到加重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近代米谷贸易价格资料 [J].
唐传泗 ;
欧阳侃 .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2, (01) :43-46
[2]   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与农民生活 [J].
农也 .
经济研究, 1956, (01) :117-139
[3]  
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曹幸穗著, 1996
[4]  
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许道夫 编, 1983
[5]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 科学出版社 , 严中平等编, 1955
[6]  
兰溪农村调查 .2 冯紫岗编. .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