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福祉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20
作者
李惠梅 [1 ,2 ]
张安录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福祉; 生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生态补偿通过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激励机制,对福祉损失进行补偿以激励生态保护的行为,进而增加人类福祉。通过文献分析认为生态补偿是贫困减缓的重要机制,在生态保护行为意愿和福祉损失的基础上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界定利益相关方和区域的生态保护责任,构建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福利均衡。关注农牧民生计,引导实现主动参与式保护,制定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规划,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人类福祉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065 / 10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基于最小数据方法的滦河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吕明权
    王继军
    周伟
    [J]. 资源科学, 2012, 34 (01) : 166 - 172
  • [2] 基于农户生计演化的山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王成超
    杨玉盛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2) : 344 - 352
  • [3] 基于利益相关方意愿调查的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彭晓春
    刘强
    周丽旋
    郑淑颖
    郭梅
    张杏杏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7) : 1605 - 1610
  • [5] 鄱阳湖区农户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李芬
    甄霖
    黄河清
    魏云洁
    杨莉
    曹晓昌
    龙鑫
    [J]. 资源科学, 2010, 32 (05) : 824 - 830
  • [6] 生态补偿机制中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地生态系统为例
    戴其文
    赵雪雁
    [J].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 494 - 506
  • [7] 生态补偿效益、标准——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赵翠薇
    王世杰
    [J]. 地理研究, 2010, 29 (04) : 597 - 606
  • [8] 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
    李晓光
    苗鸿
    郑华
    欧阳志云
    肖燚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 4875 - 4883
  • [9] 流域生态补偿的环境责任界定模型研究
    许晨阳
    钱争鸣
    李雍容
    彭本荣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8) : 1488 - 1496
  • [10] 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农牧区生计与耕地利用模式
    张丽萍
    张镱锂
    阎建忠
    吴莹莹
    [J]. 地理学报, 2008, (04) : 377 -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