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对紫花苜蓿生殖生育期的调控及对种子产量和质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王显国 [1 ]
韩建国 [1 ]
刘富渊 [2 ]
仲勇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2] 成都大业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刈割; 紫花苜蓿; 种子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种子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甘肃酒泉地区研究刈割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性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刈割处理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040.5 kg/hm2,孕蕾期刈割的种子产量最低,为854.3 kg/hm2;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荚果/结荚花序、种子数/荚果显著增加,而千粒重却明显降低;刈割显著降低了萌发种子的正常种苗数量,硬实率增加,但对正常种苗与硬实种子数之和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8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产量和休眠特性研究 [J].
余玲 ;
王彦荣 ;
郭正刚 ;
毛玉林 .
草地学报, 2004, (03) :189-194
[2]   行内疏枝和生长延缓剂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与发芽率的影响 [J].
王贇文 ;
韩建国 ;
秦歌菊 ;
仲勇 ;
傅世敏 ;
刘富渊 .
草地学报, 2004, (01) :40-44+50
[3]  
傅家瑞 编著.种子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