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资产性质及其改革

被引:60
作者
李明
机构
[1]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系武汉
关键词
公共体育场馆; 资产性质; 经营; 管理;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03.02.016
中图分类号
G818.2 [体育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共体育场馆应该是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经营管理的一种“国有资产”,而不宜视作体育部门中的一级“事业单位”。资产的经济性质是经营,企业化经营是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公共体育场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认清其资产性质,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公共体育场馆资产经营机制,盘活公共体育场馆这部分国有资产,使之走出目前所处的困境,是体育场馆改革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转变观念、理顺关系→内联外引、逐步脱钩→自主经营、快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理论思考 [J].
张岩 ;
王清芳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2) :9-12+52
[3]   北京市体育场馆的管理方向——物业管理 [J].
陈文山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6) :117-122
[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瑞龙等著, 1999
[5]  
体育经济政策研究[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国务院研究室科教文卫司,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编, 1997
[6]  
中国股份制经济. 王夕明,赵文晨等主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