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棚油田核三段沉积相及与油气分布关系

被引:8
作者
明海会
金振奎
周新科
冯有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泌阳凹陷; 古近系; 沉积特征; 扇; 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安棚油田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下亚段是重点勘探层位,其沉积相研究对该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岩心分析资料及大量测井与录井资料为基础,在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安棚油田核三段为近源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两个亚相,缺乏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并将扇三角洲前缘进一步划分为近源水下分流河道、远源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及分流间湾6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对沉积微相研究,揭示了沉积微相对储集岩物性的控制作用,确定了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相带物性及含油气性差异明显,远源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物性好,是油气聚集的主要相带;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则相对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安棚油田深部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J].
明海会 ;
金振奎 ;
羊玉平 ;
陈祥 ;
尹伟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4) :379-381
[2]   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低孔低渗储层特征研究 [J].
昝新 ;
李辉 ;
毛国良 ;
朱军 ;
张冬梅 .
特种油气藏, 2003, (02) :43-46+101
[3]   中国南方中及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J].
冯增昭 ;
彭勇民 ;
金振奎 ;
蒋盘良 ;
鲍志东 ;
罗璋 ;
鞠天吟 ;
田海芹 ;
汪红 .
古地理学报, 2001, (04) :10-24+96
[4]   文南油田文79断块区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与开发效果分析 [J].
侯加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65-67+11
[5]   油藏描述的阶段性及特点 [J].
穆龙新 .
石油学报, 2000, (05) :103-108+1
[6]   测井沉积学研究综述 [J].
尹寿鹏 ;
王贵文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5) :440-445
[7]   精细油藏描述中的沉积微相研究——以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断块区沙一段、沙二段为例 [J].
刘家铎 ;
田景春 ;
李琦 ;
董伟 ;
徐学兵 ;
王新征 ;
王富金 .
古地理学报, 1999, (02) :36-45
[8]   河流相沉积微相与测井相研究 [J].
陈钢花 ;
王中文 ;
王湘文 .
测井技术, 1996, (05) :25-30
[9]   测井地质学及其在勘探中的应用 [J].
丁贵明 .
测井技术, 1996, (04) :235-238
[10]   油藏描述中的沉积相研究 [J].
王伟锋,金强,徐怀民,信荃麟 .
沉积学报, 1995, (01) :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