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灾害经济学角度对“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考察

被引:21
作者
陈东林
机构
[1] 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
关键词
灾害经济学; 三年困难时期; 自然灾害; 决策错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51.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关于其主要成因,1978年前一直错误地完全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但近年来国内外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认为这三年“风调雨顺”,根本没有自然灾害,“人祸”即决策错误是唯一的原因。本文根据对灾情、受灾面积等资料图表的分析,证实这三年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同时分析了各种决策错误带来的不同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国家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本文的结论是:从农业粮食减产因素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农村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因素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3+127 +1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应当建立灾害经济学 [J].
魏杰 .
国有资产管理, 1998, (11) :1-1
[3]  
重视人灾互制规律和害利互变原理[N]. 郑功成.人民日报. 2003
[4]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 1999
[5]  
周恩来传[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金冲及 主编, 1998
[6]  
中国灾情报告[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995
[7]  
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 1990
[8]  
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 1988
[9]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编, 1983
[10]  
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 .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