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缘集群及其生成机制

被引:12
作者
李翠琴 [1 ]
贵志祥 [2 ]
周强 [3 ]
聂劲松 [2 ,4 ]
机构
[1]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2]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所
[3]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秘书科
[4] 湖南科技大学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地缘集群; 生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高校地缘集群是基于地理空间关系的区域高校群体协同系统。我国高校区域集聚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并受到区域利益的驱动,经历了自然演进、被迫迁移、规划调整和区域竞争或地方博弈四个阶段。同一空间或地理环境中的各类高校,因政治和经济利益动机构成相互竞争和依赖关系,形成人才链、服务链和价值链,产生群体协同效应。高校地缘集群决定于高校的学术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相互统一的内在规定性,这是与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的重大差异。从高校区域集聚到地缘集群,需要优化教育服务,建立无终结性国民教育体系。高校地缘集群具有双面性,大学的利益自制问题可能成为集群是否合伦理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校地缘集群,需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20年回顾及其评价 [J].
顾鸿飞 ;
谢作栩 .
现代大学教育, 2011, (05) :33-37+112
[2]   高等院校国际化规划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向 [J].
杨启光 .
现代大学教育, 2011, (05) :38-43+113
[3]   中国大学的利益自制问题 [J].
王祖山 ;
江峰 .
现代大学教育, 2011, (04) :15-21+111
[5]   河北省会高校产业集群发展与对策 [J].
刘洋 ;
刘允华 .
河北学刊, 2011, 31 (04) :214-216
[6]   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 [J].
张公嵬 .
经济地理, 2010, 30 (10) :1670-1674+1687
[7]   关于高等教育布局的若干思考 [J].
张国庆 .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3 (09) :20-22
[8]   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 [J].
吴义杰 ;
何健 .
甘肃社会科学, 2010, (05) :181-184
[9]   抗战时期大学内迁与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 [J].
王荔 ;
胡怡 ;
刘继青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2 (04) :151-156
[10]   合作博弈与区域集群——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初析 [J].
冒荣 ;
宗晓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1 (04)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