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21
作者
张晓燕
平其能
机构
[1]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白蛋白纳米粒; 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 体外释放;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4 [药剂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2 ;
摘要
目的:制备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考察白蛋白和多西紫杉醇的处方量及乙醇加入量等因素对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收率、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并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考马斯亮兰-酶标仪法测定纳米粒收率,HPLC法测定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以累积释药百分率为指标,通过方程拟合释药曲线,考察制剂的体外释药特性。处方优化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应用SA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优化处方制得的纳米粒为类球形,平均粒径65.3 nm,Zeta电位-31.4 mV,纳米粒收率95.0%,包封率74.3%,载药量4.65%,制剂24小时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为74.4%。结论:难溶性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可以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成白蛋白纳米粒,其粒径小,稳定性高,可显著提高多西紫杉醇在水相中的浓度。其优化处方中药物的释放显著慢于原料药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释放,具有缓释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抗肿瘤药多西紫杉醇制剂的应用研究近况 [J].
张先林 .
药学进展, 2006, (11) :516-520
[2]   半乳糖化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J].
王旭波 ;
徐希明 ;
葛亮 ;
丁妍 ;
张钧寿 .
中国新药杂志, 2005, (07) :870-872
[3]   表面活性剂对高水溶性药物阿魏酸钠白蛋白纳米粒的载药特性影响 [J].
苏华 ;
胡晋红 ;
李凤前 .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5, (02) :153-156
[4]   叶酸偶联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 [J].
张良珂 ;
侯世祥 ;
卢懿 ;
宋相容 .
中国药学杂志, 2005, (10) :763-765
[5]   紫杉特尔的临床药理研究 [J].
张军 .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1995, (06) :342-343
[6]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axane-Containing Liposomes[J] . Robert M. Straubinger,Sathyamangalam V. Balasubramanian.Methods in Enzymology . 2005
[7]  
Tumor vascular permeability and the EPR effect in macromolecular therapeutics: a review[J] . H Maeda,J Wu,T Sawa,Y Matsumura,K Hori.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