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尾”状地形热力效应对天山降水系统及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郭玉娣 [1 ]
徐祥德 [2 ]
陈渭民 [1 ]
魏凤英 [2 ]
陈爱军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鱼尾”地形; 天山水资源; 水汽输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逐月2.5°×2.5°和1°×1°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逐月1°×1°CRU降水资料,以青藏高原与天山山脉相连区域的热源为切入点,重点探讨高原与天山山脉相连区域的热源、天山区域大气水份循环和云水资源的相关特征,计算了整层水汽、水汽输送、水汽相关矢及视热源等动力、热力诊断物理量,分析了天山区域夏半年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区域降水和整层水汽集中区位于天山西部;天山区域强垂直运动能够描述出地形效应引起的气流爬升特征。分析天山地区的大气视热源与水汽汇的垂直结构揭示了天山西部充沛云水资源和高原与天山山脉相连的类似"鱼尾"区域的视热源存在显著相关。利用对"鱼尾"地形的整层视热源与整层水汽输送通道的相关矢分析,追踪影响夏半年天山地区丰富云水资源的远距离海洋水汽源,结果发现,夏半年天山地区的水汽源主要来自南部的大西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北部的北冰洋。天山地区水汽、降水和"鱼尾"地形热源具有12年的显著周期,在该周期上,20世纪50年代至末期,"鱼尾"地形热源的周期变化比天山地区的整层水汽的周期变化提前3~4年,而在50-80年代天山地区的整层水汽比降水提前3~4年,之后至末期提前1~2年。天山区域云水资源的年际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大气水份循环结构对"鱼尾"地形热源的响应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363 / 13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 编著.气象出版社.2007,
  • [2] 中国天山自然地理.[M].胡汝骥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 [3] 中国冰川与环境.[M].施雅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
  • [4] 天山冰川作用.[M].刘潮海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 [5] 近10年夏季西北地区水汽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分析
    李江林
    李照荣
    杨建才
    石延召
    伏晶
    [J]. 高原气象 , 2012, (06) : 1574 - 1581
  • [6] 西北区西部夏半年强降水分布与变化特征
    栾晨
    宋敏红
    蔡英
    钱正安
    [J]. 高原气象, 2012, 31 (03) : 629 - 637
  • [7] 天山地形对新疆大风和降温天气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马玉芬
    张广兴
    杨莲梅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5) : 113 - 118
  • [8] 地形影响热带气旋“泰利”降水增幅的数值研究
    董美莹
    陈联寿
    程正泉
    李英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 700 - 710
  • [9] 西北地区近50年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
    赵传成
    王雁
    丁永建
    叶柏生
    姚淑霞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2) : 385 - 390
  • [10] 天山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特征及气候变化
    赵勇
    邓学良
    李秦
    杨青
    霍文
    [J]. 冰川冻土, 2010, (05) : 927 - 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