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型文化消费探析:社会认同建构的路径选择

被引:16
作者
金晓彤
崔宏静
机构
[1]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认同;
D O I
10.15939/j.jujsse.2015.01.011
中图分类号
C913.3 [生活与消费];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化消费作为建构社会认同的重要手段,其消费主体的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消费对于建构其社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消费通过两条路径来建构社会认同:一条是通过彰显文化消费的符号意义来实现消费的"示同"和"示差"功能,以此实现外显层次上的建构;另一条是经由教育型文化消费,通过积累文化资本、发展自我,从而使个体融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实现对社会认同的内隐性建构。对农村青年三条社会认同建构路径的比较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将其文化消费的重点由外显符号意义的文化消费转移到教育型文化消费上来,积累文化资本,提升自我价值,建构城市认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8+174 +1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 [J].
唐有财 .
学习与实践, 2009, (12) :102-107
[2]   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 [J].
余晓敏 ;
潘毅 .
社会学研究, 2008, (03) :143-171+245
[3]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模式及消费行为特征研究——基于海尔冰箱农村市场营销调查与策略的研究 [J].
李宝库 .
管理世界, 2005, (04) :85-98+105
[4]   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分析 [J].
彭慧蓉 ;
钟涨宝 .
经济师, 2004, (07) :83-84
[5]   农民工流动研究综述(英文) [J].
谭深 .
SocialSciencesinChina, 2003, (04) :84-101
[6]   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 [J].
徐淳厚 .
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7, (04) :46-49
[7]   文化消费与当代人的文化价值观: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J].
陈文江 ;
江波 .
兰州学刊, 1995, (01) :38-40
[8]  
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杨晓光.吉林大学.2006, 10
[9]  
消费文化读本.[M].罗钢;王中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  
消费社会.[M].[法]让·波德里亚 原著;刘成富;全志钢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