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测分析

被引:15
作者
戴蓉 [1 ]
薛达元 [1 ,2 ]
郭泺 [1 ]
孙发明 [1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黔东南州;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PCA(主成分分析); 灰色GM(1,1); 评价;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为了探索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未来趋势的变化规律,探讨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结合黔东南州的农业、社会和经济发展特点,构建了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GM(1,1)模型对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2000—2009年农业经济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业社会子系统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都在持续增长,而农业资源与环境能力不断下降,2003年开始出现低于平均水平的情况。随着农业经济、生产与社会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今后的发展将可能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退化的制约。模型趋势预测计算结果经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表明,其平均相对误差为0.062,后验比C=0.2169,误差概率P=1,表现出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显示,2010—2020年黔东南州的农业可持续综合发展能力仍继续上升,但只递增了5.07倍,这表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能力发展还存在诸多限制因素。以期对黔东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农业决策者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黔东南地区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探析 [J].
黎华君 ;
詹瑜 ;
欧国武 .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11) :92-94
[2]   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J].
陈俊红 ;
王爱玲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11) :135-139
[3]   基于AHP法的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郑军 ;
史建民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5) :1087-1092
[4]   基于灰色系统的青海省农业经济结构优化与调整 [J].
闫海春 ;
马德山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21 (04) :13-15
[5]   金融危机下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J].
杨霄 .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08) :194-197
[6]   基于指标体系的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J].
贾士靖 ;
刘银仓 ;
王慧军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5) :1230-1233
[7]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J].
王秀峰 ;
董景奎 ;
蔡雪飞 ;
朱振亚 .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05) :18-21
[8]   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J].
周曙东 ;
陈丹梅 ;
吴强 ;
缪仕国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2) :116-121
[9]   中国农业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 [J].
伍国勇 ;
王秀峰 ;
雷睿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03) :580-58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