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甘肃省的民勤绿洲为例 ,选择土壤水分最为亏缺的 7月 ,对白刺 (Nitrariatangutorum)沙包不同迎风面 ,以及绿洲和荒漠交错地带的土壤水分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白刺沙包而言 ,其上层和深层土壤水分是迎风坡大于背风坡 ,中间层次 (4 0~ 80cm)则刚好相反。在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上 ,灌丛沙包与沙丘间低地水分变化有很大的不同 ,总体而言 ,丘间地水分含量大于灌丛沙包 ,但在距离绿洲 40 6m处 ,二者均出现一个土壤水分的最低值。在丘间地表层 ,水分变化是距离绿洲愈近 ,土壤含水量愈高 ;而深层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则刚好相反。在灌丛沙包上 ,其土壤水分大多在 1.5 %左右 ,远低于植物的萎蔫系数 ,故不能够满足植物生命活动之需 ;在绿洲至流动沙丘这一环境梯度带 ,其水分变化可以明显划分为 3个区间。基本规律是 ,愈靠近绿洲 ,土壤含水量也愈高 ;而随着与绿洲距离的逐渐拉大 ,其深层含水量增加、各土层之间的含水量差值也在逐步增大。在丘间地与灌丛沙包底部接触处的丘间地上层 ,存在一个 2 0cm厚度的高含水层 ,这一层次为灌丛植物在年内气候干旱期的生命维持提供着重要水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