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柳的性状相关变异及其选择指数

被引:4
作者
涂忠虞
潘明建
邱龙广
苏国清
机构
[1]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选择指数; 粗度; 产量; 遗传相关系数; 相关变异; 萌条; 负向作用; 观测值; 测定值; 性状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编织柳是生产柳条供作编织原料用的一类柳树。用柳条编制的各种生活,工艺制品及小型家具,轻巧美观,行销国内外市场,是重要的出口贸易产品。在我国,能作为柳编利用的柳树种较多,但目前生产上普遍栽植的只是簸箕柳(Salix suchowensis)、筐柳(S. linearistiplaris)、细枝柳(S. gracilior)、北沙柳(S. psammophila)、篙柳(S. viminalis),杞柳(S. integra)等几种。为满足柳编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柳树资源,选择适宜柳编的柳树进行人工栽培;另一方面要通过遗传改良的途径,选育高产优质的编织柳新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柳树光合特性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 [J].
涂忠虞 ;
潘明建 .
林业科学, 1984, (01) :26-34
[2]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育华 编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