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淮阳地区变质地层序列与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28
作者
汤加富,侯明金,石乾华,周存亭,徐家聪
机构
[1] 安徽省区调所
关键词
北淮阳地区,佛子岭群,梅山群,构造岩片,褶叠层,叠加向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本文较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北淮阳地区在变质地层序列与构造变形特征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对梅山群的解体与新归属、原庐镇关群的解体与废名、佛子岭岩群的新含义作了简要论述。通过近年来不断深入的构造解剖,阐明了区内由早期伸展构造体制下的褶叠层;主期收缩体制下,以折劈理为标志的叠加向斜;以及晚期多期次自南而北的滑覆逆冲构造的主要特征,将为区内在新的地质背景下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基本结构 [J].
董树文 ;
孙先如 ;
张勇 ;
黄德志 ;
王刚 ;
戴世坤 ;
于邦存 .
科学通报, 1993, (06) :542-545
[2]   信阳群的解体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刘志刚 ;
牛宝贵 ;
任纪舜 .
地质论评, 1992, (04) :293-301+391
[3]   河南信阳群南湾组化石孢子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高联达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91, (03) :85-99
[4]   北京西山的褶叠层与“顺层”固态流变构造群落 [J].
单文琅 ;
傅昭仁 ;
葛孟春 .
地球科学, 1984, (02) :33-41+142
[5]   佛子岭群的地质时代问题 [J].
杨志坚 .
地质论评, 1964, (05) :327-336
[6]   大别山东段“佛子岭群”的划分和时代问题 [J].
郑文武 .
地质论评, 1964, (05) :33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