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近代中国粮食流通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3
作者
:
王玉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王玉茹
任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任新平
机构
: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2]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天津
来源
:
财经研究
|
2007年
/ 03期
关键词
:
粮食安全;
长江中下游地区;
粮食流通;
D O I
:
10.16538/j.cnki.jfe.2007.03.008
中图分类号
: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
粮食安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粮食流通是粮食安全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一环。文章选择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考察了在世界市场体系框架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流通状况,对粮食的流向、流量和流通费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分析,认为粮食流通成本过高对当时的粮食安全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用。它造成了粮价的大幅波动,因赈粮不能及时运到也大大影响赈灾救荒的效果。同时,还导致国产米谷与洋米麦的竞争失败,使得粮食产区相对过剩而引发“谷贱伤农”,给粮食安全带来长期的隐患。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农业的发展[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珀金斯(D.H.Perkins)著, 1984
←
1
→
共 1 条
[1]
中国农业的发展[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珀金斯(D.H.Perkins)著, 198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