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WEQ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土壤风蚀研究

被引:69
作者
巩国丽 [1 ,2 ]
刘纪远 [1 ]
邵全琴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土壤风蚀; RWEQ模型; 风蚀力; 植被盖度; 锡林郭勒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风蚀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中国北方典型风蚀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本区成为华北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此锡林郭勒盟全区均划入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了更好地阐明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力侵蚀过程,指导区域的荒漠化防治,,基于气象、遥感数据,利用RWEQ模型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蚀时空格局,揭示土壤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锡林郭勒盟多年平均土壤风蚀量为3.39亿t。土壤风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主要集中在植被较好,风蚀力较低,降雨量较高,雪被覆盖地表时间较长的东、中部地区以及南部地区。侵蚀强度为中度以上的侵蚀区集中在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和正蓝旗的浑善达克沙地;9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蚀强度总体上呈减弱趋势,主要与风场强度的减弱,植被盖度等的变化有关。土壤风蚀多发生于风蚀力较大的春季,风蚀强度较大区域的春季植被盖度与风蚀量呈显著负相关(r>0.7,p<0.01),且近20年植被盖度提升有效降低了该区域的土壤风蚀。
引用
收藏
页码:825 / 8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蒙古高原北部典型草原区土壤风蚀的137Cs示踪法研究 [J].
齐永青 ;
刘纪远 ;
师华定 ;
胡云锋 ;
庄大方 .
科学通报, 2008, (09) :1070-1076
[2]   蒙古高原塔里亚特-锡林郭勒样带土壤风蚀速率的137Cs示踪分析 [J].
刘纪远 ;
齐永青 ;
师华定 ;
庄大方 ;
胡云锋 .
科学通报, 2007, (23) :2785-2791
[3]   半固定沙丘表面的137Cs沉积特征 [J].
张春来 ;
董光荣 ;
李志刚 ;
邹学勇 ;
秦芝 .
中国沙漠, 2002, (02) :58-62
[4]   中国土壤风力侵蚀空间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 [J].
张国平 ;
张增祥 ;
刘纪远 .
地理学报, 2001, (02) :146-158
[5]   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湖积物137Cs示踪的初步结果 [J].
严平 ;
董光荣 ;
董治宝 ;
张信宝 ;
张一云 .
地球化学, 2000, (05) :469-474
[6]   基于NOAA/AVHRR数据的中国主要植被类型NDVI变化规律研究 [J].
李晓兵 ;
史培军 .
植物学报, 1999, (03) :88-91+94-98
[7]   关于土壤风蚀风洞模拟实验的某些结果 [J].
董光荣 ;
李长治 ;
金炯 ;
高尚玉 ;
吴丹 .
科学通报, 1987, (04) :297-301
[8]  
土壤风蚀及保护性耕作减轻沙尘暴的试验研究[D]. 周建忠.中国农业大学 2004
[9]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壤风力侵蚀研究[D]. 张国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2
[10]  
3S技术支撑下的锡林郭勒盟草地变化研究[D]. 艳燕.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