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全球层型剖面——回顾和进展

被引:21
作者
殷鸿福 [1 ]
鲁立强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全球层型剖面和点;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综合评述了5年来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全球层型剖面——煤山D剖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剖面的研究历史、地理和地质背景,叙述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二叠纪长兴期至三叠纪格里斯巴赫期的牙形石和菊石带,并简短讨论了Otoceras的年代。叙述了煤山与其他剖面长兴期至格里斯巴赫期磁性地层学的对比。介绍了δ13C和δ34S的化学地层学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在PTB附近多个δ13C负漂移的发现。两项重要的分子地层学研究显示了基础生态系统的深刻变化——微生物生态系的灾变和在二叠纪—三叠纪生态系之交严重缺氧事件期间透光带的静海相环境。文章报道了自2001年以来PTB年代测定的进展。PTB之下14cm处火山成因的粘土层25层的年代,现在定为(252·4±0·3)Ma(Mundil等,2004)。文章还讨论了事件地层学,认为尽管在25-26层有一个主事件,煤山PTB附近的事件是多幕式的,并且开始于事件层25-26层之前。因此,PTB大绝灭主因是外星撞击导致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事件界线地层中石膏的负硫同位素异常 [J].
梁汉东 ;
丁悌平 .
地球学报, 2004, (01) :33-37
[2]   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碳同位素变化 [J].
曹长群 ;
王伟 ;
金玉 .
科学通报, 2002, (04) :302-306
[3]   晚二叠世磁性地层及国际对比意义 [J].
金玉玕 ;
尚庆华 ;
曹长群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08) :800-806
[4]   扬子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综合地层学研究 [J].
彭元桥 ;
童金南 .
地球科学, 1999, (01) :41-50
[5]   浙江长兴煤山下三叠统牙形石研究进展 [J].
童金南 ;
杨英 .
科学通报, 1997, (23) :2571-2573
[6]  
Christoph Korte,Heinz W. Kozur,Michael M. Joachimski,Harald Strauss,Ján Veizer,Lorenz Schwark.Carbon, sulfur, oxygen and strontium isotope records, organic geochemistry and biostratigraphy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Abadeh, Ir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Geologische Rundschau,2004
[7]  
Changqun Cao,Wei Wang,Yugan Jin.Carbon isotope excursions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the Meishan sectio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