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论意会知识、编码知识与中国现代化
被引:7
作者:
吕乃基
机构:
[1] 东南大学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教授邮编:
来源:
关键词:
意会知识;
编码知识;
中国现代化;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1999.06.017
中图分类号:
G350 [情报学];
学科分类号:
1205 ;
摘要:
编码知识是关于事实和原理的知识, 可以通过逻辑工具表达,可以交流、共享。意会知识可以区分为主观与客观部分,不能通过逻辑工具交流与共享。编码知识与意会知识都具有层次并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在历史上先有意会知识,然后在继续创造意会知识的同时将意会知识逐步转化为编码知识,并不断提高后者的普遍化程度。在这一过程中,主观的意会知识渐次生成,并在编码知识高度共享之时起到主导的作用。一方面客观意会知识是编码知识的源泉,另一方面编码知识又成为主观意会知识的原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意会知识,形成某种循环。在意会知识与编码知识之间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线。认识意会知识、编码知识及二者的关系不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当代中国的东西部处于知识发展的不同阶段,东部地区应重于创造特别是发展主现意会知识,中西部地区应重于推广、应用编码知识。要看到编码知识的层次,各地区在普遍的编码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有自己特色的编码知识。在社会转型之时,要看到编码知识处于变化发展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