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与理性:知识产权法学现代性的演进

被引:4
作者
康添雄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关键词
范式; 理性; 知识产权法学; 现代性;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1.09.017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如何实现知识产权法学在中国的现代性是源起于对法律移植的思考。无论是以外观为标准的形式理性,还是以内在逻辑关联的实质理性为视角,均可获得实践化转向的必然结果,这表现为从"知识产权法是什么"进入"知识产权应是什么"的渐变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研究范式的形成,以及理性元素的不断生成、积淀。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知识产权客体之哲学基础 [J].
张勤 .
知识产权, 2010, 20 (02) :3-15
[2]   知识产权客体的统一称谓之我见 [J].
韦之 .
电子知识产权, 2006, (04) :59-60
[3]  
科学革命的结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 2003
[4]  
外国法与中国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何勤华, 2003
[5]  
经济与社会[M]. 商务印书馆 ,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 1997
[6]  
欧洲七国学者论著作权客体和主体[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高凌瀚等译,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