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位前驱波现象与震源成核过程关系研究的现状

被引:1
作者
张淑亮
机构
[1] 山西省地震局太原,
关键词
井水位; 前驱波; 震源过程; 地震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井水位前驱波现象的成因可能与震源过程有关 ,是大地震断层大破裂之前的慢破裂产生的 ,因此对前驱波现象的研究、震源过程与前驱波现象的对比分析、井 -含水层系统对前驱波响应的理论分析和前驱波生成机理的研究是认识震源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区分源兆、场兆和远兆 ,努力寻求 3种前兆的信息特征 ,是震情综合分析所必须的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山西朔州井水位的“前驱波”记录及其讨论 [J].
车用太 ;
鱼金子 ;
张淑亮 ;
范雪芳 ;
郭君杰 ;
张天原 ;
杨金兰 .
地震学报, 2002, (02) :210-216
[2]   远场和超远场前兆的模拟实验研究 [J].
许昭永 ;
梅世蓉 ;
杨润海 ;
赵晋明 ;
王彬 ;
华培忠 .
地震研究, 2001, (04) :332-338
[3]   台湾南投7.6级地震地下流体远场异常及其前兆意义 [J].
张仕印 ;
李于民 ;
陈学庭 ;
杨刚宇 .
地震研究, 2001, (03) :208-212
[4]   地下流体的源兆、场兆、远兆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J].
车用太 ;
鱼金子 .
地震, 1997, (03) :283-289
[5]   震源成核过程研究综述 [J].
郭增建,秦保燕 .
国际地震动态, 1996, (02) :1-5
[6]  
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种异常波形的记录特征及其在大震短临预报中的意义[J]. 姚同福,付印发,侯康明,王先.西北地震学报. 1994(02)
[7]   水井的频率特性及其对地震波的响应 [J].
张昭栋 ;
郑金涵 ;
郑香媛 ;
殷积涛 .
中国地震, 1991, (01) :55-60